内贸流通

2016年全区药品流通行业运行及趋势分析

来源:宁夏商务厅市场秩序处 2017.05.15
    2016年是新医改进入三医联动攻坚阶段的改革之年,为促进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努力创新商业模式、拓展经营业态,跨界融合互联网技术,对供应链进行整合与优化,探索区域联合、实现平台共赢。2016年,全区药品流通行业总体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销售总额稳定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行业销售总额稳步增长。据统计,2016年全区参与商务部药品流通直报企业50家,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销售总额为含税值)67.5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为3.9亿元,同比增长23.7%;对居民销售额5.7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利润总额1.1亿元,同比增长42.3%;资产总计40.5亿元,同比增长19.1%。二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6年我区药品流通批发及零售药店终端市场达到了10%的增长水平,其中8家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和1家零售药店终端企业销售总额均超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15.6%和13.1%。从市场占有率看,药品批发企业占销售总额的88.7%,药品批发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其经营能力、营运能力和管理能力亦得到有效提升。三是药品零售企业不断创新服务模式。2016年药品零售市场规模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增速放缓,药品零售企业积极探索新型服务模式,通过兼并重组、院店合作、药店联盟、电子商务、中医馆、DTP专业药房等多种形式开展创新业务,提供增值服务,药品零售模式开始出现重大变化。
    按照商务部印发的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随着2017年全面实行“营改增”、“两票制”、合规整治等多重政策,预计医药行业将迎来大幅度洗牌及震荡。一方面,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在医保控费、药占比控制、合理用药、处方外流等政策的持续影响下,零售市场将获得巨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医保控费、支付方式改革的主流趋势下,中小型药品流通企业运营成本将进一步增加,财务能力面临考验,大型药品流通企业相对而言化解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对行业冲击能力较强。随着药品流通行业利润空间的缩小和市场竞争加剧,优化流通环节、创新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价值等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