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动态

“最新鲜”的宁夏如何“抢鲜”抵达全国?寻找一道题的最优解!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2023.11.30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区每年生产730万吨的瓜菜,其中500万吨以上销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市场;每年生产37万吨的肉,60%—70%销往区外;每年生产350万吨的生鲜乳,每天调出区外加工的奶有4000吨……产自宁夏的大规模鲜活农产品如何能够保证“原汁原味”输送到全国各地?11月28日,在由自治区商务厅、农业农村厅、财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厅联合主办的全区冷链物流与“六特”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上,来自全区商务、农业系统工作人员以及区内骨干冷链物流企业代表、物流行业研究学者等汇聚一堂,共同为“六特”产品鲜达全国寻找“最优解”。

近年来,“六特”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区的特色名片。目前,宁夏“六特”产业综合产值已突破2420亿元,有力促进了我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冷链物流行业贯通一二三产,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减少农产品流通损耗、提高食品及农产品流通质效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区农产品仓储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损耗大。从而让优质“六特”产品在“最先集散一公里”和“最后生鲜配送100米”的关键节点慢跑一步。如何补齐短板,助力“六特”产业鲜达全国,乘风破浪?

宁夏四季青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滩羊养殖基地

近年来,吴忠市借势“六特”产业发展东风,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激发冷链产业“链式效应”,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当前,吴忠市肉牛、滩羊、牛奶、冷凉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喜人。其中已累计建成供港蔬菜种植基地4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9个,种植总面积18万亩,接近全区种植面积的60%,运输量接近全区的70%。生产端的蓄势增长也刺激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目前吴忠市已形成以同心县现代物流城、红长青物流配送中心为代表的市场交易型冷链物流园;以茂鑫通、恒源林牧为代表的冷凉蔬菜冷链干线运输企业;以红寺堡鸿运之恋、红寺堡老周城乡物流为代表的仓配一体型冷链企业;以盐池滩羊集团、涝河桥牛羊肉市场为代表的牛羊肉冷链加工销售企业,培育出一大批冷链物流骨干企业。“冷链物流发展推动‘六特’产业发展的同时,‘六特’产业也在倒逼冷链物流自我提升发展。”吴忠市相关负责人在分享经验时说。

冷凉蔬菜产地。(资料图片)

进入流通环节的农产品鲜不鲜,关键在产地,更在“途中”。随着我区“六特”产业的发展,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推动我区冷链物流再上新台阶,近日我区制定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从解决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短板、提升冷链基础设备建设水平、提高全品类全流程冷链质效、培育骨干龙头企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支持措施,既有指导性,又有“含金量”。

自治区商务厅物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成功申建商务部全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示范省区以来,自治区商务厅、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等单位积极争取国家各类试点示范,累计安排中央、自治区财政资金近5亿元支持建设冷链项目1800余个。截至2022年底,全区冷库库容量达159.7万m³,冷链车辆保有量1420辆,全区冷链物流服务企业达到400余家。全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提高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冷链物流标准化发挥着十分关键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院长陈志新建议,我区应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制修订,制定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推动国内国际标准接轨,促进冷链物流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全区冷链物流与“六特”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上,区内21家骨干冷链物流企业联合成立了“宁夏冷链物流发展联盟”,凝聚合力,蓄势发展。骨干企业之一的宁夏四季青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峥表示,“六特”产业是冷链企业乘势发展的“风口”,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更让企业信心满满。目前企业正在从冷链运输向生产养殖和销售两端延伸,打造完善供应链。政策红利加产业东风,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助力四季青迎来宝贵发展机遇。

“宁夏冷链物流发展联盟”成立。

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全区冷链物流与“六特”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搭建了冷链物流行业与“六特”产业融合发展的合作平台,交流成功经验,坚定全区上下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商务部门将继续把标准化、融合化、智慧化、绿色化的理念融入冷链物流行业发展,鼓励支持我区冷链物流企业密切合作、深入创新,加强技术和管理,提升自身竞争力,共同致力于推动全区冷链物流与“六特”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宁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