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7
在党的二十大首场“党代表通道”上,援建宁夏的福建农林大学菌草技术专家林占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菌草是闽宁协作的第一个产业,帮助了西海固地区人民摆脱贫困,被称为闽宁协作的“致富草”“幸福草”。长期以来,闽宁协作的产业由菌草起步逐步向葡萄酒、绿色食品、轻工纺织、新型材料等多元化、全方位产业和商业拓展,由单个项目合作到园区合作,由帮扶为主向双向联动发展等方面的转变和提升,走出了一条先富带后富共同团结奋斗、东部扶西部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如今,东西部协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闽宁两省区商务部门正不断拓展协作深度,创新协作方式,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集中力量推动协作和帮扶工作转向乡村振兴,助力宁夏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
以项目为纽带 拓展产业合作新空间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今年以来,闽宁两省区商务部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带动作用以及项目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将宁夏的能源、土地和特色农产品等资源,与福建市场、技术和资本等优势,运用市场之手巧妙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双向联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7月,宁夏党政代表团赴福建省考察学习期间,召开福建·宁夏经贸合作暨企业家恳谈会,签订投资贸易项目103个,签约金额达262亿元,涉及新型材料、数字信息、轻工纺织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已实施项目77个,实际到位资金28亿元,占已实施项目计划总投资的17%。通过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转型升级。
9月,闽宁协作第二十六次联席会议期间,宁夏商务厅主动对接福建省商务厅、工商联、福建援宁工作队和政府驻福建办事处,组织邀请恒安国际、安井食品等与宁夏产业关联度强、匹配度高、合作潜力大的百名知名福建企业家赴宁夏考察,举办“百家闽商塞上行”经贸洽谈推介会再次为两地项目、产业对接提供了桥梁和纽带。26年来,福建省已累计派出十二批200多名援宁干部到宁夏挂职,更有数千名教师、医生和科技人员接力帮扶,6700多家福建企业入驻宁夏,为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闽宁两地紧密的往来中,闽宁产业协作结出的硕果正在助力着乡村振兴。在石嘴山市宝丰镇菌菇种植示范产业园,一派农忙的热闹景象,每天有100多人就近务工,人均月工资3800元,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在闽宁镇园艺村,福建宏盛达宁夏新荣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的八千亩萝卜基地和萝卜冷链分拣基地,吸引了园艺村三百多位农户在此就业,成为当地致富的又一把金钥匙。
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闽宁协作开启了“落一个、引一串”的产业集聚效应。福清融侨经开区围绕电子信息、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等产业与银川经开区开展合作,共同策划举办优势特色产业投资促进活动;龙岩经开区的龙净环保、智康新能源与石嘴山经开区围绕大气污染治理、光热发电和储能等项目开展合作;漳州金峰经开区的明锋生态轻纺产业园项目落地固原经开区,开展产业、项目、科技、人才等方面合作。
以市场为导向 推动经贸合作新发展
为充分发挥宁夏枸杞、葡萄酒、绿色食品等特色产品产地资源与福建巨大的消费市场资源优势,在传统商品销售合作的基础上,闽宁两地商务部门抓住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历史机遇,积极支持各自优质特色产品进入对方市场销售,共同搭建消费协作“线上+线下”直购平台,持续加大市场合作的力度。
上半年,厦门国资委、商务局、东西部协作办携夏商集团、中绿集团等企业,赴宁开展考察、项目洽谈、产销对接活动3批次,在固原市、银川市有针对性地分别召开对接洽谈会4场。其中,福建省3家连锁超市分别与宁夏百瑞源、盐池县融盐农业等宁夏企业初步达成采购意向,涵盖枸杞、黄花菜、牛羊肉、亚麻籽油等农产品,进一步拓展了宁夏名优特色产品销售渠道。
宁夏商务部门通过与海晟连锁门店合作的方式,已在福建建立以宁夏优质特色产品为主题的“闽宁互助优品体验中心”36家,通过与烟草专属零售客户渠道建立“闽宁优品特约宣传店”200家,设立“闽宁优品专柜”3000家,入驻销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品,基本形成了覆盖福建全省的宁夏优势特色产品宣传销售渠道。此外,两省区商务部门依托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农博会等各类经贸平台,拓宽销售渠道,2021年闽宁协作消费帮扶达到31.51亿元。
宁夏商务厅区域经济合作处负责人表示,未来围绕“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两地商务部门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商务领域协作机制优势,搭建合作平台,强化项目支撑,加大产业对接,推动协同发展,为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贡献商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