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记者从“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1-11月,全区完成货运量5.1亿吨,同比增长14.4%,社会物流总额预计可实现全年万亿的目标任务。前三季度,全区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6.5%,比去年同期降低0.2个百分点,达历史最好水平。
去年以来,宁夏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省级包抓机制作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加大政策供给汇聚发展合力,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市场主体,多措并举推动物流提质降本增效,物流业发展环境得到全方位提升,物流业总体呈现出了运行平稳、质效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未来一段时期,宁夏将处于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统筹做好科学规划、多元参与、项目支撑、资金保障等各项工作。”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东介绍,接下来,将重点关注能源化工、矿产冶金、冷凉蔬菜、肉牛滩羊、葡萄酒及消费市场等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持续强化要素支撑保障,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依托行业协会、企业联盟等业内资源,发挥高校专家、知名企业家等“外脑”作用,组织深入基层和企业一线,开展商贸物流枢纽建设、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物流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多式联运发展等重大课题研究,加强物流统计数据运行分析,为动态修订完善现有各项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增量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围绕银川商贸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紧盯“公转铁、散改集”以及标准化应用等发展方向,整合资源、汇聚力量、选优扶强,逐步从单环节“降本增效”转向“全链条”“结构性”降成本,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流服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