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全区实施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620个,到位资金1960.94亿元,超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指导性目标任务,其中“六新六特六优”产业落地项目数量和到位资金占比超七成,招商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50%。
去年以来,宁夏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工程,重点聚焦产业链招商,围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聚企成链、集链成群,绘就一幅“纵成链、横集群”的招商引资全景图,以高质高效招商引资助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盐池县正泰光伏制造产业园区各厂房内,生产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铆足干劲紧张忙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该园区一期项目规划建设的逆变器产品生产厂、磷酸铁锂储能产品厂、光伏组件产品生产厂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并于2023年8月顺利投产,首月即实现1亿元的产值。预计2024年年产值可达14亿元。“之所以选择在宁夏盐池落户,正是看中宁夏在新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和浓厚氛围,我们对企业落地宁夏的前景很有信心。”正泰集团宁夏区域总经理卢建东坦言,如今正泰集团和自己的“老朋友”们又聚集到宁夏一起开拓事业了。宁夏结合区域优势加快产业布局,尤其是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如今产业气候形成,产业链日渐完备,吸引力也越来越大,自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产业上下游骨干企业融入发展。
正泰新能盐池基地进入试运行。(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卢建东口中的“老朋友”包括隆基、TCL中环、小牛自动化等这些早已落地宁夏的主力选手。一期项目投产后,“老朋友”在身边的优势迅速显现。“园区自动化设备调试过程中,小牛自动化‘近身’服务,节约了时间成本;原材料供应除电池片外其他基本来自宁夏区内的隆基、TCL中环等友商提供,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再加上盐池县‘三省交会’的地理优势,使得产品发往西北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卢建东不禁感慨:宁夏招商引资在产业造链、选型布局方面有前瞻性,把“老朋友”聚在一个区域双向奔赴,事业必然会越做越顺。
新能源产业是宁夏结合风光优势资源,依托招商引资成功打造的主要产业链之一,目前在银川、吴忠、石嘴山等地已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延链、补链、强链的强大“链式效应”集聚日益凸显,产业磁吸力不断增强。
将目光转向吴忠市青铜峡工业园区,荒芜的戈壁上一个个现代厂区正在拔地而起,星罗棋布汇聚成阵。由江西天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50万吨精细化学品及热力岛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开始车间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阶段,新建厂区内车来人往,气象一新。该建成后预计年均新增工业增加值28亿元,销售收入45亿元,每年上缴税金7.9亿元,能解决1000余人就业。在项目建设的8个多月中,宁夏天新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黎明将青铜峡工业园区及宁夏的相关供应链了解得更为清晰完整。“企业主要是生产维生素,原材料中的电石、甲醛等在园区或就近全部能解决,交通便捷,水电气供应稳定,不仅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还能更好地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我们对正式投产运营充满信心。”赵黎明表示,当地政府实行项目工作专班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办理完所有建厂手续。产业气候优、营商环境好、服务机制完善、财税征收合理,是企业投资建厂的最佳选择。
近年来,在招大引强的路径指引下,吴忠市精细化工产业化蛹成蝶,向精细加工和终端成品拓展,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走得愈发坚定。吴忠市精细化工集群仅仅是宁夏招商引企集企成群的一个点。全景放大,我们会在取景框中看到,自治区规划的特色产业“纵成链、横集群”的场景正在全区各地接连呈现,蔚然成风。
东方希望集团在石嘴山市投资落地的宁夏晶体新能源材料项目现场。
产业链培育是发展壮大地方经济的龙头性、关键性工程。“如今招商引资早已跨越了‘提篮子捡菜,捡到啥是啥’的阶段,我们坚持产业链招商,在引进培育产业链上狠下功夫,制定产业链全景图,挂图作战,按图索骥,精准‘拣选’所需。”自治区商务厅区域经济合作处负责人说。2023年以来,商务部门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围绕宁夏打造的“七大产业基地”和“十条产业链”,提炼新型材料、葡萄酒、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深入分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铝基材料、氢能源、智能仪器仪表、奶牛标准养殖、葡萄酒生产加工等400余个上中下游产业链的目标企业和重点招商企业,绘制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产业招商图谱等产业链全景图,为招商引资插上“按图索骥、延链导航”的“双翼”。2023年引进TCL中环、海力电子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实施了国内单体最大太阳能智慧工厂、全球单体最大高性能电极箔等领先项目,落地高纯多晶硅配套、电极箔电容器、数据中心等延链壮链项目,引导泰和材料、韩国晓星、国电投等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推进万华化学MDI、正泰光伏组件等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全力实施外企、央企、民企入宁计划,中广核、中粮、厦门建发、上能电气等一大批国内500强企业项目落地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