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回身,热乎乎的馄饨来了。”“一屉小笼包新出炉。”“新炸的油条,嘎嘣脆!”近日,银川市金凤区庆丰街早市热闹非凡。
除了新鲜的果蔬,早市上随处可见挂着的鸡肉、羊肉、牛肉。随着气温降低,居民们开始为冬储肉做准备。走在这条路上,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自家现杀小黄牛,好吃不贵……”购买冬储肉的居民络绎不绝,银川的烟火气和市井味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逛早市,打开周末生活的一天。
“家门口的早市,吃穿用样样俱全,品种齐全,价格便宜,满足了我们日常所需。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来逛早市的人更多,大家边逛边买,满载而归。”市民何女士说道。
当日,记者走访银川多个早市发现,清晨的集市里,多了许多寻觅好货的年轻身影。打工族们在这里逛一逛,提着满载而归的烟火气。
在早市,随处都可听到各种吆喝声,时不时还有清脆的“微信收款”提示音,此起彼伏,奏响了早晨的第一乐章。
“每个周末我都会来早市逛逛,采购将近一周的食材。市井小巷里的柴米油盐,拼凑出生活最真实的样子。”90后市民胡阳阳告诉记者,在早市中随性漫步,蔬果鲜艳的颜色、食物蒸腾的热气,仿佛让自己与城市的联结更深,也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俯拍金凤区庆丰街早市。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早市正是这七件事汇聚的地方,也是“烟火味”最浓的地方。要看一个地方最真实的模样,不妨去一趟早市。和胡阳阳一样爱上早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将菜市场当作治愈生活的良方,将早市文化融入社交圈。每周一次的早市之旅逐渐成为年轻群体中的热门活动。
早市以其接地气的价格,逐渐成为年轻人眼里的香饽饽。
早市经济作为“轻”经济的一种,不仅规模轻量化,还代表了营业模式在“参与”上的便捷性。“烟火气”越足,惠及的群体越广泛。近年来,早市、地摊经济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成为他们回归“慢生活”和“线下生活”的“集合石”。逛早市、摆地摊,让年轻人感受线下购物、实体创业的“快乐”,唤醒他们的“社会属性”,为走入“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提供“轻量”实习。让年轻人多沾点“人间烟火气”,也让大伙儿多关注线下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