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起,宁夏兴耘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产出的优质冷凉蔬菜,冷储包装后从贺兰种植基地发往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每周搭载银川—迪拜客运航线,约8个小时到达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被快速运输分发到当地的商场、超市、酒店和餐厅。“仅需半天时间,我们种植基地生产的冷凉蔬菜就可以送到迪拜消费者的餐桌上。”该公司董事长魏新民说。
记者在兴耘田贺兰种植基地看到,正值隆冬,大路菜已经收获完毕,留下黄土地修整歇冬,蓄势等待来年生长季。而在连片的日光温棚里则是另一番景象:青椒、豆角、黄瓜等蔬菜长势喜人,绿意盎然。一年四季,兴耘田不断生产供应各类冷凉蔬菜,销往各地市场。
物流通则商贸兴。在魏新民的脑海里有一张清晰的路线图:他的蔬菜售卖版图。其随着我区物流运输网络而扩张。1996年,魏新民开始种植和售卖蔬菜。刚开始由于运输条件有限,他只能把蔬菜卖到陕西等省份。随着我区物流运输网络不断升级,魏新民的蔬菜销售版图也在不断扩大:北上、南下,甚至跨出国门。如今,兴耘田每年生产的五六万吨蔬菜,95%销往上海、成都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随着首批冷凉蔬菜搭上迪拜客机,兴耘田进入中东市场的脚步也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迪拜最大的华人超市温超超市,从宁夏运来的带刺黄瓜、牛角椒、丝瓜等摆放在醒目的位置,虽定价不菲,但销量稳定增长。负责中东市场开发的兴耘田副总经理魏文涛介绍,2024年5月2日至11月28日,兴耘田搭载银川—迪拜客机运送26趟冷凉蔬菜,共133.33吨。
“客运航线班次少、舱位小,运量远不能满足迪拜市场对宁夏冷凉蔬菜的需求。现在银川至迪拜航班每周发一次,每次仅能运输3至4吨,而来自迪拜的合作方要求是一周50吨蔬菜,还有很大的缺口要补。”魏文涛说,面对巨大缺口,公司也在积极寻找突破方向,目前正在筹划上新设备,通过真空预冷技术,带设备走海运,如果试水成功将开辟出新的“出海”方式。
在兴耘田等一众宁夏蔬菜种植企业来看,最佳解决方案是推动开行货运航线。2024年7月,正值冷凉蔬菜销售关键期,自治区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多次召集冷凉蔬菜出口的各个关联方,包括海关、口岸、航空公司、物流公司、种植企业以及迪拜合作企业等,多方会谈对接。一方面,捋顺目前客运航班搭载运输链条上各个环节,并给予出口企业40%的运费补贴;另一方面,积极协调谋划推动货运包机线路的开行。
自治区商务厅对外贸易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力构建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国际公铁物流3条国际通道,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空、铁、海通达能力不断提升。加密物流网络和航线,推动促进更多“宁夏产”走出国门。
据统计,2024年1至11月份,我区出口农产品15.8亿元,同比增长20.8%,占全区出口总额的11.9%。其中,冷凉蔬菜出口3.8亿元,同比增长15.4%。出口蔬菜品类包括西蓝花、菜花、菜心、芥菜、卷心菜、菠菜等30余种。主要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阿联酋、泰国等地,其中,对马来西亚出口3.3亿元,约占全区冷凉蔬菜出口量的87%;对阿联酋出口212万元。
“如果货运包机能够开行,一趟能够运载30吨至90吨,不仅能解决兴耘田的难题,也可以让更多的宁夏企业参与进来,将冷凉蔬菜、枸杞、葡萄酒等特色优质产品输送到中东市场,进一步打开新的市场空间。”魏文涛将“2025年通过货运将冷凉蔬菜出口中东的销量大幅提高”写入了新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