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警惕预付式消费风险的提示
广大消费者: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在美容美发、健身娱乐、教育培训、餐饮、零售、住宿、出行等众多行业广泛使用,但由于预付式消费具有付款在先、消费在后的特点,消费者权利的实现有赖于经营者的信用及经营情况,存在着充值容易退钱难、服务承诺兑现难、关门跑路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202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现对广大消费者温馨提示如下:
一、理性消费,增强风险意识
消费者应避免超过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过度消费,对商家提供的高折扣低价格的预付式消费保持警惕。尽量选择先消费后付款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如确需选择预付式消费,请不要因商家优惠折扣等宣传而冲动消费,不要一时贪图便宜而大额充值。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和经济状况,合理规划预存金额。如果商家提供优惠活动鼓励大额预存,要仔细评估优惠幅度与潜在风险之间的平衡。预存资金后,要及时关注自己的消费情况和账户余额,避免长时间不使用导致资金闲置或过期作废。同时,也要关注商家的经营状况和相关通知,以便在商家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
一是消费前应核实商家的注册信息,包括营业执照的名称、注册地址等,确保商家具备合法经营的资质,并且将商家的宣传资料与营业执照进行对比,确保信息一致。二是通过线上平台(如大众点评、美团等)或线下调查,掌握其他消费者对商家的评价,特别是关于服务质量、售后保障等方面的评价。三是要了解商家的运营模式,明确其为加盟、联营、连锁或个体经营等,选择市场信誉度高、经营状况稳定的商家,降低消费风险。四是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宁夏网站,查看了解商家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
三、签订书面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预付式经营者应当与消费者订立书面合同。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时,不要轻信商家口头承诺,应要求签订正式合同。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详细了解所购买的服务项目、内容、价格等信息,确保符合自身需求。同时明确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期限、违约责任及换卡、挂失、退卡、退费的途径与方法等相关事项。尤其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收款不退、过期作废、丢卡不补等条款,发现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异议并与商家协商修改或直接拒绝该消费。
四、保留消费凭证,依法维权
消费前,要确认收款方单位名称与合同、机构证照上的名称一致,尽量不要转账给个人账户。消费时,应注意向预付式经营者索要并留存好发票、合同、单据、历次消费打卡记录等与消费相关的各类凭据,并注意发票或消费凭证上要加盖与经营机构名称一致的公章、财务章或发票专用章。消费后,要仔细核对每次所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握卡内余额变动。如遇到消费纠纷,及时找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
2025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