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尔及尔地铁1号线延长线的到站声在北非大地响起,当理想汽车的新能源蓝图在阿拉伯市场徐徐展开,当突尼斯橄榄油与中国光伏板在跨境平台完成“双向奔赴”……一幕幕合作场景的背后,都指向同一个赋能平台——中国—阿拉伯国家工商界经贸对接交流会。十年五届,中阿工商界经贸对接交流会早已超越单纯的商业洽谈,积极发挥中阿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催化剂”作用,更用“以商为媒”的生动实践,书写中阿经贸合作的新篇章。
作为中阿博览会框架下的重要机制性活动之一,对接交流会的前身是中国—阿拉伯国家工商峰会。从峰会到对接交流会的演进,不仅是名称的更迭,更是合作维度的拓展:从高层对话的“思想碰撞”,到经贸洽谈的“精准对接”,再到产业链协同的“深度绑定”。平台始终紧扣“中阿所需、中国所能、宁夏所有”的定位,让合作从“坐下来谈”走向“起身去干”。十年间,平台促进31个国家级合作协议达成,与23个国家商协会建立机制性联结,织密了覆盖能源、金融、基建等多领域的合作网络,为产业链延伸铺设了制度性轨道。
7月15日,中国铁建阿尔及尔地铁1号线延长线项目开工仪式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这是中国企业首次以总承包商的身份参与阿尔及利亚地铁建设。该项目是阿政府加强首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改善通勤条件,满足民众出行需求。这一项惠及当地民生的合作项目,正是中阿工商界经贸对接交流会结出的硕果。
早在2023年第五届中阿工商峰会期间,活动主办方力促参会各方在新能源充电桩(充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存储、预制食品、智能制造、数字农业、数字电商等领域签署一批合作项目。这条未来将连接机场、居民区与商业中心的交通干线,承载的不仅是通勤需求,更是中阿基建产业链协同的标杆意义。
促进能源等合作一直是中阿工商峰会的主要任务。第五届中阿工商峰会分项活动“中阿绿色能源合作对话”主题论坛发布了《阿拉伯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研究报告》,聚焦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阿拉伯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及市场,深入挖掘中阿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机遇,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以更高水平“走出去”。报告的发布,为理想汽车等中国企业“向西看”提供了精准导航。以此为契机,理想汽车从2024年底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是重点。
而在民生领域的合作同样亮眼,沙特白虾、阿联酋椰枣通过跨境电商走进中国家庭,中国光伏设施、智能手机成为阿拉伯市场新宠。这种“双向流动”的背后,是平台对贸易结构的持续优化,让合作既见经济效益,更暖民众心田。
回眸过去的10年,中阿经贸合作共识不断凝聚。前五届活动先后发布了中阿经贸关系进程2014年度报告、2016年度报告、2018年度报告、2020年度报告等,发布了《银川宣言》以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机遇研究报告》《阿拉伯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研究报告》等,为中阿工商界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凝聚共识,为共同拓展合作领域、把握合作机遇提供了智力支持。尤其是《银川宣言》,这是中阿合作论坛企业家大会首次发布以地方城市名称命名的会议宣言。
如今,中阿工商界经贸对接交流会已不仅是商业平台,更是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窗口。即将召开的2025年中阿工商界经贸对接交流会,将继续以务实合作破解发展难题,以产业链协同增强抗风险能力,以民间交流夯实友好根基,让“以商为媒”的理念转化为更多合作成果,传递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