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商务动态

县域商业故事集 | 丁晓龙:让海原土特产走出大山的“新农人”

  发布时间:2025-09-26

近年来,宁夏的县城与乡村间,涌现出不少关于县域商业发展的新鲜事。它们不是政策条文的生硬呈现,而是融入生活的生动实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藏在宁夏乡野间的“商业摆渡人”,感受宁夏县域商业发展的新活力。

宁夏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生动故事集

(八)

丁晓龙:让海原土特产走出大山的“新农人”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政策指引下,海原县立足硒砂瓜特色资源,涌现出一批扎根乡土、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农人”。

宁夏艺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丁晓龙,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品牌为抓手,从最初的“拓荒者”成长为硒砂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航者”,探索出一条“特色农产品出山、农户增收致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欠发达地区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破局开路:从“单点突破”到“标准筑基”,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海原硒砂瓜因富含硒元素、口感清甜成为当地农户的“生计瓜”,但长期面临“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销售困境。

2008年,丁晓龙以“先卖后付、亏损自担”的魄力,首开海原关桥硒砂瓜省外市场大门,成功将产品推向四川广安,迈出了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关键一步。

图源:海原县砂甜宝硒砂瓜专业合作社

为破解产业散、标准缺、品质不稳等问题,2014年,丁晓龙牵头成立砂甜宝硒砂瓜专业合作社,创新推行“五统一”规范化管理模式,统一优良品种选育,保障种源纯度;统一机械化标准化作业,提升种植效率;统一增施有机肥并严格控水控肥,确保品质稳定;统一技术培训指导,由县农业农村局派驻技术员开展全程服务;统一贴标溯源销售,强化质量管控。通过系列举措,合作社成功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为硒砂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赋能:从“线下拓销”到“数字增效”,拓宽产业增值空间。

立足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政策机遇,丁晓龙于2018年注册成立宁夏艺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动产业向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转型。

借助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资源,公司积极布局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通过短视频直观展示硒砂瓜生长环境与品质特征,有效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实现订单量持续增长。依托政策扶持,公司深度融入农产品产销对接体系,通过政府组织的推介活动,成功对接“832”消费扶贫平台,与明康汇、华润等大型采购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定了大宗销售渠道。

2022年,借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设备补贴政策,公司建成宁夏首个硒砂瓜智能分拣中心,引进全区首台智能分选设备,实现糖度检测、果型分拣全自动化,分拣效率提升至每日100吨,不仅带动40余人稳定就业,更通过初加工与品牌化包装,使产品附加值提升一倍以上,推动硒砂瓜从“初级产品”向“优质商品”跨越。 

联农带富: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发展”,放大产业共富效应。

始终秉持“产业兴则农户富”理念,丁晓龙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3个行政村600余户农户发展硒砂瓜种植,其中脱贫户占比近50%,户均每亩增收达2000元。

借助政府产业补贴支持,公司牵头建成5000亩绿色种植基地,培育的“宁砂宝”品牌成为海原硒砂瓜的核心标识,有效提升了区域特色农产品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

图源:新华社

为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线,2023年,公司在麻春村建成新品种核心试验基地,在县科技局技术支持下,筛选出5个耐储运的优良西甜瓜品种,推动“众天9号”“众天65号”甜瓜及“德龙爱情果”小番茄实现规模化种植,使西甜瓜商品率从60%提升至90%。

2024年,进一步联动周边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辐射带动3个行政村发展村级特色农产品,形成“一主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公司年销售硒砂瓜达2000吨,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正规划建设精深加工厂,推进硒砂瓜果干、果汁等产品开发,持续拓展产业增值空间。

丁晓龙的探索,深刻印证了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政策指引下,欠发达地区特色产业通过规范化种植筑基、科技化赋能提质、品牌化营销增效、协同化发展共享,能够有效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增值,为带动农户增收、激活乡村经济、推动产业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扫一扫 手机浏览

分享到:

主办: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 
地址:银川市兴庆区北京东路14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63 
宁ICP备05001183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19号
网站支持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宁夏互联网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