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策发布>商务政策

自治区商务厅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1-07  

宁商发〔2025〕50号

各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人民政府,自治区各相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稳定和扩大餐饮消费,推动餐饮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消费增长,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根据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2024〕46号),结合实际特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现予印发,请各地各部门抓好贯彻落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11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4〕18号)和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2024〕46号)要求,提升餐饮服务品质,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以大众需求为导向,以“八大提升行动”为抓手,通过3年努力,初步搭建规范完备的美食体系、齐全多元的业态门类、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餐饮菜品体系、服务体系、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建设、品牌培育、消费活动更加优化,“宁味餐饮”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到2027年,全区餐饮业实现营业额年均增长5%,新增名宴、名菜、名饮、名小吃100道以上、名厨200人以上、名店500家以上,引入国内外品牌20家以上,培育年营业额超5000万元餐饮企业10家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大众消费提升行动。

1.建立成本动态核算机制。以区(县)为单位,对手抓羊肉、羊杂碎等地方特色美食及大众消费面食、炒菜等主要食品、菜品开展成本核算,建立年度调整机制,形成年报制度。(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发展改革委,各市、县(区)商务对口主管部门)

2.大力发展平价消费。发挥好行业协会、第三方平台等作用,支持开展“亲民餐厅”“平价好店”“必吃榜”等评选,引导企业通过薄利、微利销售,开发亲民惠民家常菜肴和地方特色食品,提升菜品性价比。2025年推出各类平价消费餐厅不少于50家,到2027年,全区平价消费餐厅达到300家以上。(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市场监管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行业协会、第三方平台)

3.强化亲民惠民体验。开展规范餐饮价格质量行为专项整治,强化餐饮价格行为监督检查,重点整治“虚高定价”“质价不符”等问题,严厉查处不明码标价、哄抬物价、欺客宰客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制定《餐饮行业价格行为规范》,对商业综合体、景区夜市、连锁餐饮企业实施“价格承诺制”,建立“红黑榜”公示机制,切实提升消费者满意度。(责任单位: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4.积极推广小份餐和惠民套餐。引导商家合理配置小份量、多规格的主食、菜品及饮品等,充实主要食材、分量、口味等菜单信息。支持商家推出平价惠民套餐,允许消费者对套餐菜品进行适当调整。鼓励提供“小份饭”“半份菜”“小套餐”,创新“拼好饭”“一人食”等新模式,满足消费者差异化、多元化需求。到2027年,全区限额以上餐饮单位小份餐和惠民套餐覆盖率达到50%以上。(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市场监管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二)实施供给优化提升行动。

5.引进国内外美食品牌。积极引进国外美食及国内特许连锁百强、中国餐饮企业领跑者、中华老字号等餐厅(企业)在宁开设首店、旗舰店。鼓励支持商业运营商、第三方机构(平台)等主体引进自治区级品牌首店。(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财政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6.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建立老字号培育名录,支持申报中华老字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在产品设计、经营方式、服务模式等方面对成功申报项目的企业给予支持,推动企业加快创新、升级产品形象、研发国潮新品、开发文创产品,提升传统饮食“时代风味”。到2027年,力争新获评中华老字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5个左右。(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7.强化“小吃经济”品牌。开展地方特色小吃普查,完善“宁夏小吃”名录。成立特色小吃产业发展联盟,健全小吃原辅料、制作、门店建设等标准,引导注册集体商标和推动创建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统一形象、统一标准、统一推广、统一营销体系,推出一批“美食手信”,提升“宁夏小吃”影响力。到2027年,创建5个品类以上小吃产业联盟。(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市场监管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8.强化早餐工程建设。结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支持发展标准化、规范化固定早餐门店。因地制宜设置中式堂食、西式快餐,丰富传统早餐、快餐品类。鼓励发展“社区食堂+早餐”“老字号+早餐”“便利店+早餐”“菜市场+早餐”等复合业态模式,引导饭店、酒店向周边群众开放自助早餐。到2027年,每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早餐门店达到2个以上,早餐连锁门店达到100家左右。(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民政厅、财政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9.培育发展“新宁味儿”。鼓励餐饮企业适应新消费需求,创新研发适众性强、认可度高的菜品,拓展节气菜、老年餐、养生餐、亲子餐和文化主题餐饮等细分赛道,推出一批特色创新菜品、特色主题宴。支持行业协会、第三方平台组织年度“十大创新菜”“十大融合菜”评选,并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民政厅、卫生健康委、文化和旅游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行业协会、第三方平台)

(三)实施集聚水平提升行动。

10.促进差异化发展。鼓励各地在手抓羊肉、盐池惠安堡羊羔肉、非遗扁豆子面、隆德暖锅、大武口凉皮、中卫煎猪臓等餐饮老字号和特色品牌基础上,打造差异化餐饮标志性品牌。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旅游村镇,培育一批“美食镇”“美食村”,发展乡味食堂、风味小吃,提高区域餐饮特色水平。到2027年,形成“一市一宴席”“一县一品”“一地一美食”的多元发展格局。(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各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

11.建设地标美食集聚区。积极争取承办“中华美食荟”等国家级美食活动,开展“一带一路”美食文化市集等餐饮推广活动。实施“宁财融”工程,支持打造“宁夏面食一条街”、特色小吃集聚区等多元业态融合的中华美食街区。鼓励各地整合资源,在“浪宁夏”美食文化促销、银川“银领食尚·川行百味”、吴忠“早茶文化节”、中卫“坡好吃”、隆德“暖锅宴”等品牌活动基础上,打造5个以上区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美食活动。(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财政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12.深挖夜间消费潜能。落实《关于促进“夜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大消费增创业促就业的指导意见》,支持餐饮业延时经营,增加夜间消费供给,打造夜宴、夜饮与夜景、夜娱、夜游、夜购等融合互促的消费新场景。到2027年,培育30个以上综合性“深夜食堂”。(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监管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四)实施融合发展提升行动。

13.促进多业态复合发展。借助中阿博览会、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枸杞产业博览会等展会平台,促进餐饮与康养、旅游、体育等有机融合。支持景区及周边培育建设度假旅游美食打卡地,定期发布宁夏旅游美食地图。鼓励“餐饮+零售”“餐饮+非遗”“餐饮+展演”等“餐饮+”业态跨界组合、融合发展,建设老字号文化展示中心、餐饮品牌博物馆、定制体验中心等。(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14.促进“美食+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深度融合。支持地方及行业协会制定发布《宁夏特色菜系葡萄酒搭配指南》,开发“滩羊手抓配赤霞珠”等特色菜品专属套餐。推出“美食+葡萄酒”特色线路,形成“美食+美酒”双IP餐饮融合发展模式。(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管委会、文化和旅游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15.促进农餐一体化发展。落实《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深入推进预制菜品牌培育,鼓励餐饮企业与区内农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建立长期直采合作,打造一批葡萄酒、枸杞、牛奶、牛羊肉、冷凉蔬菜等绿色食材供应基地。推广“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模式,畅通服务供应体系。(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市场监管厅、商务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五)实施科技应用提升行动。

16.促进数智化发展水平。支持餐饮门店应用数字技术打造智慧用餐场景、营造多样化用餐氛围,推出情景式、体验式、沉浸式餐厅。推广使用智慧点餐系统、送餐机器人等。支持餐饮企业数字化改造和自动化设备设施应用投资,引导餐饮领域平台企业为中小微商户提供技术培训、流量支持,营造平台与商户共生的良好生态。(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市场监管厅、财政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17.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支持餐饮企业应用清洁能源、节能设施和材料,建设绿色饭店,提高减碳效能。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推动餐厨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支持餐饮企业油烟污染治理等环保投入,持续减少餐饮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和包装物使用。推广健康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传播营养健康理念。(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厅、生态环境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六)实施服务品质提升行动。

18.提升服务能力。引导大众餐饮优化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服务质量优化提档。支持老店升级改造,推动改造建设一批文化内涵浓郁、人文特色鲜明、就餐环境舒适的品质餐厅。督促餐饮经营主体保留人工服务和传统支付方式,不得拒收现金。倡导提供免费餐具和纸巾等,引导具备条件的餐厅提供外币支付服务,便利外国游客消费。(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财政厅,各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

19.健全标准体系。成立地标菜标准评定委员会,加快编制宁夏特色名菜、名小吃及名食材等餐饮行业团体标准、服务规范。制定修订一批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相关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到2027年,制定修订餐饮行业及相关环节各类标准不少于5个项目。(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市场监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20.筑牢安全底线。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监管。持续推进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督促燃气经营、充装企业与餐饮经营主体常态开展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消除安全隐患。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推进餐饮经营主体“瓶改管”“气改电”。加强餐饮预付消费备案监管。(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市场监管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消防救援总队,各市、县 (区)对口部门)

(七)实施人才培养提升行动。

21.“加大名厨培养力度。支持建设餐饮领域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地方、行业协会培养选拔“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等行业人才,选树一批餐饮行业“宁夏工匠”“服务明星”。支持优秀人才申报“塞上中华技能大师奖”“自治区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化和旅游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2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餐饮企业联合职业院校共同开展培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等工作,支持开设食品、烹饪、餐饮服务等相关专业,重点培养宁夏特色餐饮及非遗烹饪技艺专业型、技能型人才。鼓励餐饮企业成立研发中心、工作室,打造开放厨师培训平台,共享培训资源。到2027年,选树打造10个餐饮校企合作试点基地。(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商务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23.提升餐饮服务技能。举办早餐、面点等餐饮领域职业技能竞赛,鼓励各地方、行业协会、第三方平台开展“年度厨师”“餐饮业服务品质奖”等评比活动,培育餐饮类劳务品牌。支持餐饮企业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和技能大赛、厨艺大赛等活动。(责任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商务厅、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各市、县(区)对口部门)

(八)实施企业培育提升行动。

24.促进品牌化发展。培育餐饮名店,支持餐饮门店发展成为餐饮集团。加大新品牌孵化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培育本土餐饮品牌。支持企业创建“米其林”“黑珍珠”“钻级酒家”等品质餐厅。(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财政厅,各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

25.促进连锁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连锁经营,促进餐饮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引导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下沉发展,挖掘县域餐饮市场潜力。(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财政厅,各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

26.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开展宁夏特色美食推介、品牌推广活动,搭建美食文化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宁夏餐饮“走出去”。重点孵化2—3家总部设在我区的“宁味”餐饮连锁企业,力争2027年区外经营网点超过50个。(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各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

三、工作要求

各地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加强政策解读、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推动相关工作取得实效。自治区商务厅要将优化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资金使用,加大对餐饮业支持力度,强化监测分析和动态评估,持续跟踪政策落实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各相关部门要强化协同联动,结合职责积极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关链接:一图了解 | 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联系电话:0951-5960713


附件下载:

扫一扫 手机浏览

主办: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 
地址:银川市兴庆区北京东路14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63 
宁ICP备05001183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19号
网站支持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宁夏互联网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