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商函【2018】159号
自治区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区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物流业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加快物流业发展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方向,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是消除瓶颈制约、补齐薄弱短板、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自治区商务厅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不断优化物流行业发展政策环境,持续加大物流项目扶持力度,积极推动我区物流行业稳步发展。
一、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2017年,全区社会物流总额完成6071.80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完成4114.1亿元,同比增长22.4%;批发业物流总额完成1402.6亿元,同比增长30.4%;农产品物流总额完成445.21亿元,同比增长9.5%;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完成93.59亿元,同比增长86.7%;与民生相关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完成16.30亿元,同比增长7.5%。全社会完成货运量39290.26万吨,其中:铁路货运量完成6529.11万吨;公路货运量完成31659.00万吨;航空货运量完成1.89万吨;管道货运量完成1100.26万吨。全区物流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360.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1%,占全区GDP10.4%。其中,交通运输业、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99.31亿元,同比下降0.9;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60.92亿元,同比增长8.7%。全区社会物流总费用651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运输费用增速同比下降1.0%,占总费用79.0%;保管费用增速同比增长1.1%,占总费用14.7%;管理费用增速同比增长2.5%,占总费用6.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8%,比2015年的23.3%下降4.5个百分点。
2018年上半年,全区完成社会物流总额2946.64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8.2个百分点,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9.9%;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7%;批发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8.3%,;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同比下降18.5%;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8.3%。全区完成货运量18558.32万吨,同比下降6.1%,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14.7%;道路货运量同比下降10.6%;航空货运量同比增长27.1%;管道货运量同比增长7.2%。完成货运周转量328.43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4.5个百分点。物流相关行业完成增加值131.46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完成增加值55.01亿元,同比下降1.2%;批发零售业完成增加值79.45亿元,同比增长5.5%。社会物流总费用288亿元,同比增长1.8%,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7.96%,较上年同期降低2.29个百分点。
2017-2018年,自治区财政累计安排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4000万元,用于支持国际航空、共同配送、冷链物流及商贸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等现代物流项目,对全区物流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累计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共4亿元,其中对物流业的支持内容包括:加强自治区物流干支衔接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和多式联运发展的重大物流设施项目,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促进解决物流最新端和最后一公里等突出问题的相关建设项目等。2018年安排村邮站建设项目资金615万,专项用于支持建制村直接通邮工作,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寄递需求。以上项目的组织实施,有效促进了我区物流业提档升级。
(二)2018年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
1.改善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相关政策,结合宁夏社会经济及物流业发展实际,起草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已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二是继续加大对物流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安排179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服务国际航空物流、铁路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项目。目前,专项资金已拨付五市,项目征集及评审工作正在推进中。三是认真落实《全区现代物流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召开了2018年第1次现代物流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与各成员单位交流了物流工作的推进情况,明确了下一步各单位推进物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2.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一是积极推进国际航空物流发展,先后多次与区内物流企业研究加快我区航空物流发展的具体措施,指导起草了《宁夏航空物流发展环境简析》,为研究出台宁夏航空国际物流补贴政策提供了相关依据。上半年,银川综保区内东泰鑫国际快件分拨中心进出境快件已达137161件,计131.2吨。顺丰集团于2018年1月开通银川—杭州货运包机。二是积极推进国际铁路物流,今年1月起,宁夏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已实现从哈萨克斯坦阿克苏发运中亚进口班列,截至目前,已陆续到达银川火车南站26车,进口货重约1630吨,进口货值约219.33万美元,进口货物主要为高碳铬铁、面粉、小麦等。5月组织区内有关企业出访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与其国家铁路部门对接,商洽班列货物通关、运行时间、铁路运价等事宜;在当地开展国际货运班列推介会,邀请当地矿业、粮食、棉纱等企业与我区企业对接,协商回程货源的组织发运和贸易合作畅通我区西向低成本物流通道。经过洽谈,兰州捷时特物流有限公司银川分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BTF进出口咨询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宁夏良运口岸发展有限公司已确定将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绿豆,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亚麻油;富海物流已向哈萨克斯坦矿产开采与加工业协会和伊朗铁矿协会致函,正式提请了铁矿和锰矿的采购需求;金麦穗(宁夏)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和宁夏六盘珍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确定了亚麻毛油和蜂蜜的采购计划;新百连超拟设置国际货运班列进口产品销售专柜。
(三)加大物流产业招商引资力度。赴浙江、江苏与五星控股、苏宁集团、新光集团、铁大大、连云港港口集团、运满满等知名物流企业对接洽谈投资合作项目。目前,已与普洛斯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苏宁易购与我区的合作协议正在商洽中;普洛斯、苏宁的合作项目选址等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四)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综合示范工作,推动自治区冷链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于2018年1月上线运行,平台包括冷链物流信息监控平台、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生鲜电商平台和智慧冷储体系等主要功能模块,可实现冷链物流全程温控、全程追溯和全程监管,所有设备数据信息经由自治区冷链平台统一汇总并自动上传至全国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对接。截至目前,自治区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已经上线6家企业,并于6月30日前与国家的平台实现了信息直连。利用2017年中央冷链物流专项资金,面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标准化体系、信息化体系三个方向,在银川市征集并审核确定了42个冷链物流项目,计划采用股权投入、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支持。截至目前,所有拟支持项目已进行公示,正在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审计,对审计通过的项目将尽快确定支持金额并拨付资金。项目完工率约75%,预计今年内可全部完工。此外,还分别在郑州、北京组织了两场冷链物流专业技能培训班。
(五)加强物流行业安全监管。一是认真落实“100%安检”的工作要求,安排16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寄递企业配备X光安检机。二是起草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物流行业安全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物流活动验视制度》、《零担货物托运验视制度操作流程》,修订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物流活动实名登记制度》、《零担货物托运实名登记制度操作流程》、《物流从业人员身份审查登记制度》、《监管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制度》、《物流企业员工发现报告可疑托运物品举报奖励办法》,目前正在第三轮征求有关部门意见,预计8月出台实施。三是积极与行业协会沟通,探讨建立物流行业信用体系的思路和方式。四是组织召开了全区物流行业安全监管领导小组会议,通报了各单位物流安全工作推进情况,明确了下半年物流行业安全监管工作任务。四是梳理并编制了物流安全相关法规政策汇编,完成了物流安全宣传品设计,预计9月份可印制发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流主体水平有待提升。宁夏物流企业整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一方面从物流服务的角度来看,物流企业当前主要提供的服务是运输、装卸、配送、仓储、包装等传统物流服务,且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物流咨询服务等物流增值服务非常稀缺;另一方面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采购、货代、船代、订单服务等供应链其他环节的服务缺乏供应。
(二)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宁夏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相较其他省区较为滞后,复线率低和网络化程度都较低,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发展速度缓慢,铁路场站信息化水平落后,多式联运微循环系统缺乏,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针对融入“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通道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目前能依托的园区载体仅有银川综合保税区、西夏公铁国际物流城、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等。
(三)物流需求未能充分发掘。宁夏物流业发展过度依赖工业,特别是煤炭、化工等相关产业,物流企业大多服务于重工业企业物流需求。随着我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新型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纺织、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成为经济主要增长点,简单初级的物流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多样化的物流需求不匹配,既有物流供给结构不能对上述产业发展产生的物流需求提供有效支撑;加之缺乏有实力的国际第三方物流、国际货运代理等市场主体,对国际物流的业务发展尚未形成规模,由宁夏出发或经宁夏集散分拨中转的物流需求未能得以充分发掘。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以提高物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导向,以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强化基础为手段,加强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国际物流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联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推动物流节点空间布局优化、集约发展和功能提升,完善城乡现代物流体系,全面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将我区打造成区域联运集散中心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一)打造国际物流体系。以发展航空物流为核心,推进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促进航空口岸、航空物流园、综合保税区、通航产业园融合发展。加快石嘴山惠农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加强综合保税区与口岸跨区域联动。重点打造铁路国际物流中心,推动银川至德黑兰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促进国际多式联运发展。逐步发展货运包机,推进公铁联运、海铁联运、空铁联运、联程联运项目运作。强化国际采购、中转分拨、加工配送、转口贸易、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国际物流服务功能,将我区打造成“一带一路”物流的集散地和连接欧亚的物流中转地。
(二)优化物流设施网络布局。大力拓展空中航线,打通以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畅通城乡配送,推广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集约化模式,提升城乡物流配送服务水平。强化银川都市圈物流核心圈层地位,打造固原、中卫两大物流枢纽,统筹综合交通枢纽与物流节点布局,重点发展航空、铁路、公路相互衔接的物流园区和物流港,构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系统。加快物流园区、铁路物流中心集疏运系统建设,推进入园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加快实现中转联运设施互联互通。
(三)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培育或引进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物流平台集成运营商,鼓励物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积极申报5A级物流企业。鼓励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鼓励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拓展供应链管理服务,提升物流增值服务能力。
(四)加快发展智慧物流。鼓励物流企业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自动识别、数据交换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的智能化建设。大力推广“互联网+”车货匹配、运力优化、运输协同、仓储交易、物流企业联盟、供应链管理等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促进物流降本增效。
(五)强化物流标准化和绿色物流。支持仓储设施、转运设施、运输工具和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统一推广应用托盘、集装箱等标准化单元,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规范和操作规范。倡导绿色低碳技术,鼓励和引导物流企业使用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仓储设施、新能源运输车辆等。
联 系 人:自治区商务厅物流促进处 刘丽
联系电话:0951-5960708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
2018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