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商函〔2019〕137号
施晓军提案者: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体制机制设计、助推招商引资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商务系统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效益统一、质量效率并重,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实施科学精准招商,推动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一、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凝聚全区招商引资合力
建立健全区市县三级联动招商工作机制,自治区层面注重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突出市、县(区)、开发区的招商引资主体责任,调动驻外办事机构和有关职能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共同高质高效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局面。今年以来,自治区领导高位推动,先后多次研究部署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开展了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苏浙沪学习学习考察活动,分别在杭州、上海、苏州、南京三省四地筹划组织了4场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共签约合同项目66个,计划总投资649.60亿元;组织开展了香港经贸文化旅游系列交流活动,成功举办宁港经贸合作主题推介会,签约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252.34亿元;借助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十三次联席会议,举办了闽宁企业合作交流恳谈会,签约合同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131.2亿元。据统计,五市和宁东管委会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上半年带队外出招商共76批次,各级组织小分队赴外省区开展定向招商340余批次,对接企业1500余家。上半年全区共实施招商引资合同项目741个,合同投资额4544.7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376.37亿元,1—6月实际到位资金641.5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际到位资金1500亿元的42.77%。
二、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推动出台了《自治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考核办法》,明确了招商引资考核范围、考核内容、奖励和推进措施、服务保障等,进一步压实了责任主体、优化了考核程序、加大了奖励力度、拓展了激励范围。联合专业研究机构编制了先进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航天科技等产业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围绕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策划编制了2019年全区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项目册。目前,正在推动出台自治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考核细则、高质高效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自治区招商引资专项资金使用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
三、完善机构体制,增强招商引资内生动力
利用此次机构改革,自治区通过突出招商引资机构设置、整合优化招商引资职能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体制机制。其中,明确自治区商务厅(挂自治区经济技术合作局、自治区政府口岸办公室牌子)承担全区招商引资项目的服务协调、统计分析、考核评价工作,将自治区商务厅投资促进处更名为招商引资局,整合相关处室的招商引资职能,增加了“牵头负责各类招商引资活动”的职责;指导市、县(市)结合实际调整优化了招商引资机构设置。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在设立商务局的同时,因地制宜设置了投资促进局或口岸和投资促进办公室,专门负责招商引资等工作。吴忠市、固原市将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局更名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并单设了招商科,突出和加强了招商引资工作;县(市)区中永宁、贺兰、灵武、平罗、青铜峡、中宁6个县(市)将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局更名为商和投资促进局。同心、西吉、海原3个县在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加挂了招商局牌子。盐池、隆德、泾源、彭阳4个县在发展改革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加挂了招商局牌子。市辖区均在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加挂了招商局牌子。
四、强化保障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建立招商引资项目“首问必办制”,形成马上就办、高效转办、协调督办的工作机制。落实优化营商环境“1+16”政策,营造重诺诚信、真诚待商的良好氛围。加快建设招商项目库、企业名录库、实施项目库和招商引资网“三库一网”。健全外来投资企业服务保障机制,协调解决银川美亚染化、银川卡瓦心脏中心等外来投资企业投诉。进一步完善项目跟踪服务督办机制,建立签约项目工作台账,开展招商引资项目“金融+”等服务活动,着力解决“重签约轻落地、重招商轻服务”等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成功率。
宁夏商务厅官方网站:http://dofcom.nx.gov.cn/
宁夏商务微信公众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
2019年9月1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自治区商务厅区域经济合作处 0951-596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