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18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0-08-11  

宁商复字〔2020〕15号

李咏梅、魏艳华委员:

按照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18号提案内容,我们和自治区人大法工委进行了汇报沟通,在自治区民政厅协助下,同意第018号提案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宁夏回族自治区家庭服务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后,为推动我区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条例》保障了我区家政行业健康发展

《条例》)颁布前,我区家庭服务业发展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市场经营主体以职业中介机构、个体工商户为主,公司制企业少;二是市场秩序混乱;三是家庭服务经营者劳动用工方面违法现象较为普遍;四是家庭服务职业化程度低;五是行业主管部门不明确,监管力度不够。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商务厅在自治区人大的具体指导下,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调研,2011年底自治区人大正式公布了《条例》,并于2012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对规范我区家庭服务业经营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法律上保障了家庭服务业各方的权益,明确了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

《条例》的发布,使宁夏成为我国第一批对家庭服务业立法的省区之一,近年来,商务部主管司局多次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介绍,兄弟省区先后来我区借鉴学习立法经验。8年来,我区把发展家庭服务业作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脱贫致富的有效抓手,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规范市场行为,提升服务水平。2017年,商务厅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条例》,制定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家庭服务业健康发展暂行办法》,从2018年起由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家庭服务业发展,重点鼓励引导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按照国家标准评星定级,对家政企业从业人员购买商业保险进行补贴,支持家政行业协会做好调解、培训等工作,推动家政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二、宁夏家政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宁夏现有家政服务企业约1600余家,银川市占55%。其中从事家政服务的公司586家、搬家公司155家、月嫂保姆服务公司46家、开锁公司108家、干洗店246家、家电及家庭水暖电维修公司222家、老年人活动中心39家。我区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约55000人,主要由城镇下岗失业的“4050”人员和农村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生态移民、复转军人、创业者和毕业学生等组成。人均月平均收入3500元左右,女性人员所占比重约为85%左右,行业企业年营业收入约为2.60亿元,利润总额约为6000万元左右。目前,家政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已基本涵盖广大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服务内容由10多项发展到200多项,包括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青壮年人和优抚对象、驻社区单位等各类群体,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保障等服务项目普遍展开。

(一)家政培训引导行业发展。2011年起,自治区政府将家政服务培训计划列入十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对2500名家政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培训方向为养老护理员、育婴师和保洁员。9年来,累计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0000余人,培训人员就业率在70%以上。每年年初,商务厅都把实施民生计划列为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并抓好落实,确保民生计划顺利实施。同时,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把培训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及扶贫攻坚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已建立的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发布培训人员信息,举办家政服务员供需推介会,有效对接供求,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有机统一。

(二)全面推进“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工作。2016年以来,自治区商务厅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发挥家政服务业在脱贫攻坚、巩固扶贫成果方面的作用,按照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妇联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工作的通知》,我厅积极安排,印发了《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做好“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工作。2018年完成家政扶贫培训800人次,2019年计划培训贫困地区家政服务员1200人,2020年计划培训1500人,培训的主要科目是手工编织、烹饪、种植、养殖等。同时帮扶家政培训贫困村创业创收,帮扶扶贫点实现就业致富。

(三)实施“宁夏(银川)家政公共服务平台”工程建设。2017年自治区商务厅支持建设自治区智慧家政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银川城市管家家政服务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由银川供销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入股,注册成立了“家政通(宁夏)家政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目前该平台已实现覆盖宁夏全区及周边省区的24小时全天候、五大类200多项便民服务。截至目前,平台已注册入驻服务企业700余家,注册用户16000多户,服务各类客户60000余户。2019年通过平台实现的服务营业收入达5000万元,实现利润300万元,上缴税金150余万元,带动就业超过1000人。

(四)创新“互联网+”新业态。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创新思路,推行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全民(宁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创建的家庭服务社区将“互联网+生活服务业”融合创新,通过推动居民生活服务业线上线下互动,开展了社区平价货品配送、家政服务、社区物流集散中心、代收费、托管、社区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免费医疗检测和在线问诊等11项业务,包括“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健康医疗”等新业态,满足了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家政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受当前就业观念和疫情的影响,家政、养老等企业很难招到高素质服务人员。即使招到了也很不稳定,有的岗位一年甚至多次换人。大部分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接受文化教育程度低,部分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安全隐患,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都有待提高,因此还需要不断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二)家政行业监管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我区家政服务行业管理规范化水平各不相同,商务部门作为家政行业监管的主要职能部门,监管作用发挥不够,家政行业协会、骨干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发挥不够。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监管,规范家政服务业市场秩序。针对家政服务行业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商务厅正在研究起草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根据我区家政服务企业实际,进一步完善家政行业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和收费标准,通过行业标准的宣贯逐步去规范市场。同时、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家庭服务业健康发展暂行办法》,继续对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评星定级,授牌挂匾,培育家政企业品牌形象。通过整顿和监管,保护合法经营,推动家政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深入开展家政培训提升行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推进家政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家政培训提升行动。一是进一步推进家政劳务输出基地建设,依托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企业培训基地,对新进入家政行业的劳动力进行基础技能培训,对“回炉再造”的家政服务员进行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家政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覆盖水平和质量。二是面向家政行业一线服务员工,建立岗前短期培训机制,面向有意愿提升技能等级的家政服务员,重点开展母婴照料、养老护理、家电维修等标准化岗位技能培训。严格要求承担家政服务员培训任务的家政企业聘请行业专业讲师,制定培训计划、合理安排课时,定时考核,提高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个人素质,通过划分级别与薪资挂钩,建立激励机制,促使从业人员主动提升自身业务技能。

(三)全面实施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商务部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要求,通过实施家政服务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家政服务企业及从业人员实名制注册信用信息,改造升级家政服务业公共信息平台,制定宁夏家政服务业信用标准及制度,提升我区家政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展信用评估及信用修复,培养一批品牌家政企业,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家政服务业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鉴于此,同意第018号提案提出的建议自治区人大法工委牵头组织对我区家政服务市场进行调研后,提出修订《条例》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附件:自治区民政厅协办意见函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

2020年8月5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 手机浏览
主办: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 
地址:宁夏银川市民族北街435号蓝泰广场A座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63 
宁ICP备05001183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19号
网站支持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宁夏互联网辟谣平台